2007/03/02

[转载]上山遗址考古的四大成果

上山遗址在2001年春进行了第一期发掘,发掘面积650平方米;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进行了第二期发掘,发掘面积100平方米;2005年9月5日至2006年1月10日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发掘共布5*5米探方26个,面积650平方米,周围勘探面积50平方米,共发掘面积700平方米。
遗址的地层堆积分近代、春秋战国、新石器时代三个时期。主要成果有:
其一:上山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的年代距今约9000~11000年,上山遗址的发现是我国早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
其二:在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碳陶片的表面,发现较多的稻壳印痕,胎土中夹杂大量的稻壳。对陶片取样进行植物硅酸体分析显示,这是经过人类选择的早期栽培稻。这一结论表明,上山遗址是迄今发现的、保存丰富栽培稻遗存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证明了上山遗址所在的长江下游地区实施接到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
其三:遗址内具有由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的特征。在遗址出土的陶器(片)和石器中,陶器多为夹碳红衣陶,数量少,陶质疏松,火候低,器型十分简单。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并发现少量通体磨光的石锛和石斧,其中以石磨盘和石磨棒的组合最具特点,反映了与原始农业紧密相关的经济生活模式。
其四:我国迄今发现的万年以上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以洞穴、山地遗址类型为主,而上山遗址位于浙中盆地,四周平坦开阔。这是人类早期定居生活的一种全新选择。遗址发现了结构比较完整的木构建筑基址,这反映了长江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定居生活发生、发展中的优势地位。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