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戏
周六看戏,邻座是学校天象馆的实验老师,看到我分外亲切,感叹学校好久没有票友来听戏了,又热情的推荐周二晚上人民文化俱乐部的《四郎探母》全本,于魁智老师和李胜素老师担纲演出,仅此一场
于是我虔诚的问人民文化俱乐部位于何处,老师就很生气,“大学四年怎么能不知道中山广场在什么地方?”我无语...
老师就开始一一介绍中山广场的十个建筑如今分别进驻了那些机构,看我频频点头一副好学的样子,老师很开心,进一步开始分析讲解建筑风格,“你看比如大连宾馆就是典型的哥特式...”我再次无语,心里os,那明明是巴洛克式...
后来话题终于再次转移到四郎探母上,老师很好心的解释,最高300和最低50的票价都已经售完,不过可以在31日当晚开演前4、5分钟到俱乐部前等黄牛票,那个时候可能会低价处理。听到这个真的有点心动,因为听戏的功力很弱,听那些西皮慢板散板之类的可能会让我焦躁不安,不过快板就不一样了,我这样的小虾听到坐宫那一段就会很high,而且是听现场,于魁智老师的现场,想到于老师能这样体贴关外的人民,多难得的机会啊,不禁热泪盈眶,无论如何也要去碰碰运气
再来说当天的戏,有三出,忆十八、女起解和虹桥赠珠。忆十八是新编剧目,一个小生在台上自说自话,我本来就还没适应小生的唱腔,再加上老师实在是好为人师,会配以同声传译,就像打开双声道,第一出戏就没看出感觉。接下来是女起解,实在是熟的不能再熟的一出,可我是个俗人,听这一出完全只是focus在“苏三离了洪洞县...”那几句而已,我实在是很怕老师的同声传译会完全破坏掉听的气氛和感觉,于是我决定当没礼貌的学生,不配合老师的讲解点头。当崇公道一出场我就假装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老师置若罔闻,老师讲的有点扫兴,沉默了一会,终于算是完整的听完“苏三离了洪洞县”,整个人放松下来,感到对老师有点抱歉,就开始很谦虚的问老师,“我觉得囚服的颜色不应该是这么艳的桃红,应该更暗一些吧,老师您觉得呢?”老师认真的思考了一会,“嗯,我也这么认为,不过现在不景气啦... ...(以下省略若干字)”
女起解快结束的时候,戏剧性的停电了,一片哗然,有部分哗然声尾音拖很长,我这才发现四周都是日本人,整个场子几乎有80%的日本人,再一次失语
一个穿着很油条的中年男子上台致歉(据考,他是团长),解释电力局抢修需要两三个小时,作为补偿每人可以凭手中的票根换一张A区的票,免费看今后的任意一场演出
我当时头脑一热,直接把票送给了老师,现在坐在电脑前不断后悔
1 comment:
看了之后对你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海大有天相馆吗?口头支持国粹,因为是在听不懂。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