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16

[转]温如新集:向先师李玉书老师学艺回忆录55(连载)

《坐宫》一折中,杨四郎有几段[西皮快板],要求演唱的速度要快。为什么呢?先生说,当杨四郎发现了铁镜公主猜出了他思乡的心事后,就想求助公主成全他回宋营探母的心愿,这时的心情很急切,于是脱口唱出:

好一位贤公主智谋广远,
猜透了杨延辉腹内机关。
我本当走向前求她方便——(中间加夹白:且慢!,接唱)
必须要紧闭口慢吐真言。
唱到“求她方便”时,在“大大大。。。仓”中右手抓水袖,向公主走去,当觉得现在讲还不是时机时,“且慢”后,场面打“点头”,接着唱最后一句。然后在“回头”中二人归座。
公主:我说驸马,心事被咱家猜着了没有?
四郎:心事倒被公主猜着,不能替本宫做主也是枉然。
公主:说出来,大小也好替你拿个主意呀!
四郎:公主啊!(“仓切另仓”接唱[快板])
先生说,一般的是顶着板唱,不要过门,唱道:
我在南来你在番,
千里姻缘一线牵,
公主对天盟誓愿,
本宫方可吐真言。
这四句也要唱的干脆利落,尺寸也是很快的。也表达了杨四郎的急切心情。
当公主对天盟誓后,杨四郎唱[西皮小导板]:
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
先生说,“未开言”三个字要连在一起唱,不要耍什么腔。唱到“满面”时,要把气存足,有一泄千里之感。通过唱腔来抒发杨四郎的悲怆心情。
紧接着,杨四郎唱[西皮原板]。先生说,马先生的原词是:
贤公主细听我表一表家园。
家住在山后磁州小县,
火塘寨上有我的家园。
我的父老令公官高爵显,
我的母佘太君所生我弟兄七男。
都只为宋王爷五台山还愿,
潘仁美诓圣驾来到北番。
你的父设摆下双龙会宴,
我弟兄八员将困战在沙滩(转[快板])
我大哥替宋王席前遭难,
我二哥短箭下命丧黄泉。
我三哥被马踏尸骨不见,
有本宫和八弟失落北番。
我本是杨——
我本是杨四郎把名姓改换,
将杨字折木易配匹良缘。
这段唱的速度应该较之其他戏的[原板]较快,要一气呵成,杨四郎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实情告诉公主,所以不能唱得慢条斯理的。要紧凑、流畅。现在流行的唱法 都把前两句老词删去不唱了,一上来就唱“我的父老令公官高爵显”了。先生对我说,你还是按照马先生的原词唱比较好。上来就唱“我的父”似乎有些突然。虽然 紧凑,但也不在乎少唱这两句呀!
杨四郎向公主吐露真情后,公主十分惊异!并明白了他的意图还向他道了歉。然后就是四郎和公主的[快板]对唱。这个对唱,是由杨四郎领起的,速度要控制好, 一般的是比较快的。这也是这出戏的一个精彩的亮点,先生说,必须唱“醒脾”了!我在前面曾帖有马先生和尚小云先生在1929年的对唱录音,大家可以学习。 下面是我在2006年演出的一段录像:

关于送走公主之后,杨四郎的身段,先生是这样给我说的:
在“大大大大。。。仓”中,杨四郎左手撩起袍襟,向下场门走,撩起右手水袖望,然后场面起“望家乡”:四郎面朝内,双手拾起蟒的下片向右转身,挖门,又投袖,唱[快板]:
一见公主盗令箭,
不由得本宫喜心间。
站立宫门(“八大顷仓”)叫小番!(嘎调)(“双楗子凤点头”接唱[散板])
备爷的千里战、扣连环,
驸马爷要过关!
然后向内踢“四击头”转身提蟒亮相,“急急风”下。
先生说,这是马先生当年的演法,也是马先生这么传授给她的。先生说:“马先生为什么要用‘四击头’,这里面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杨四郎是一员武将,武将的下场要带有武的英气。”“急急风”打下,是表现杨四郎急切到后面改换衣服的情景。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