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31

TMT课程的联想

这两天给国内某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我校开设的培训课程做随堂翻译,学员大都是中层以上管理者,年龄层在30-40之间,这一群人实际上是当下中国社会中坚力量的一个缩影。

他们的英文水平尽管在听说能力上良莠不齐,但是在读写方面都不会造成沟通的障碍,可以想象当80后逐步走上社会在各个领域开始发挥领导职能的时候,因语言优势而拓展的眼界和气度与父辈相比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是全民英语教学的成果。

他们表现的非常主动,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且毫不掩饰自己的好胜心理。当被来自阿拉巴马州奥本大学的外教Alan 问及什么词汇可以描述一个领导者的特质时,他们选择了 aggressive, confident, tough, enthusiastic, fair minded, influential, integrity 等等词语。在课程间穿插的一个小游戏要求大家在阅读完发到各自手中的一则指令之后蒙上双眼,这些指令看似独立无序且毫无用处,然而只有当把每个人手中的指令集中到一起后清晰展现游戏的具体要求和规则,游戏旨在强调信息共享和强有力的领导能力的重要性。 这个时候,就有人主动站出来承担领导责任,组织大家手拉手围成圈,不至于迷失方向,然后依次分享信息,讨论解决方案,建立运作体系,最后完成任务。Alan 对于有人能迅速主动站出来有效组织开展活动这一点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impressive,因为他在很多次美国的培训课程当中都没有见到人们能如此迅速自发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运作系统。当然不能排除美国人民个人主义极度膨胀,各个争当leader的情况。

他们的时间观念很强,对新观念和管理方法反应很敏锐,有很主动的学习姿态。几天的培训中没有出现迟到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学员的对课程提出的要求是“不想浪费时间”。当问及对本校客座教授Dr. Moodie 的授课有何感想时,一些学员表示课程中质量管理方法和理念很有帮助,但是案例教学中所涉及的多为生产制造型企业,对他们的指导意义不大。其中一位来自青岛分部的经理非常直率的向我表示对某堂中文课程的不满,我认为他的话很值得思索。他指出本校某位教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对学术轻佻的态度,“他上课很油滑的跟我们讲一些业界的潜规则,说实话,这些东西我们比他见得多了,在这方面我们是专家,无需他的教训。论实务他不如我们,论学问又一塌糊涂,说不出所以然来。那套油腔滑调的东西糊弄没有接触社会的学生还行,在我们看来却很反感。我们回到校园就是希望见到朴实做学问的教授,纯真求学的学生,不希望见到满嘴胡言的江湖骗子。”这是他的原话。

他们举止有礼,态度热情,大多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非常积极的交友和交流。在业界他们都是我的前辈,给与我很多鼓励,对于并不周到和完美的翻译也很宽容,这几天的培训课程对我来说有点角色错位了, 本来以为是被抓去当苦力,事实上获益良多,对于这一点,我很感激。

2 comments:

Sean said...

感觉你好幸运哦,之前给一帮要去美国的搞道路桥梁的人做随堂翻译,感觉那帮人的思想很僵化,一点都不积极。后来给部分人做家教,也感觉到很强的惰性。Frastration是最强烈的感觉。虽然拿到了一些钱,但是觉得索然无味。那些人也都是主管高工级别的,给我的感觉却很上个世纪。难道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一定会丧失求知欲?
By the way, you are so lucky to meet these people.

Anonymous said...

真棒!